古泊善后河水质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调查
【摘要】:以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国家和省级地表水监测网水质例行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水质指数法(WQI)对古泊善后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水质评价结果,选取影响最大的两项指标COD_(Mn)和TP,于2020年10月对古泊善后河开展加密监测,调查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2016—2020年古泊善后河水质波动变化较大,汛期降雨对水质下降影响明显,COD_(Mn)、TP、COD_(Cr)、氟化物和BOD_5是影响古泊善后河水质的主要指标;加密监测期间,古泊善后河干流水质COD_(Mn)和TP指标浓度分别升高28.9%、38.3%,其中宿迁段升幅显著高于连云港段;支流水质超Ⅲ类比例为22.9%,劣Ⅴ比例为6.3%;部分乡镇生活污水直排和持续降雨将农田中高浓度污染物冲刷进河流支浜,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
|
|
|
1 |
钟祖标;水质指数法在游泳池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广西预防医学;2001年02期 |
2 |
汪达汉;;用于河流管理的水质指数[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3年02期 |
3 |
姚志麒;水质指数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9年04期 |
4 |
徐幼云;;以卫生标准为依据应用水质指数综合评价水源水质的方法[J];湖北环境保护;1982年Z1期 |
5 |
华双梅,兰宗周,华玉海,杨军功,丁玉菊,刘洪江;水质指数法评价即墨市饮用水质量略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2年03期 |
6 |
薜光璞,聂明浩;英国河流管理水质指数研究近况[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年01期 |
7 |
方书敬;王毅;;114个水源水的水质指数综合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7年03期 |
8 |
张皓;罗鑫;潘晨;周燕琴;徐晓云;;水质指数法在行政交界断面污染溯源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
9 |
董凤英;试用水质指数评价沈阳市市政水源水质[J];环境科学;1983年02期 |
10 |
张皓;潘晨;张红高;罗鑫;程钟;;水质指数法在过境河流水质综合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S1期 |
11 |
陈慕祖,张乔瑄,孙昌寿;对双指标水质指数的探讨兼谈几种水质指数的实际应用[J];环境科学丛刊;1982年01期 |
12 |
;小知识[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
13 |
徐幼云;;以卫生标准为依据应用水质指数综合评价水源水质的方法[J];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1983年01期 |
14 |
湛社霞;周柏坚;马薇;张长立;赵倩宁;;2008~2018年澳门自来水水质状况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20年05期 |
15 |
;以治促管 多措并举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北京市延庆区水务局[J];北京水务;2020年06期 |
16 |
;小知识[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
17 |
李春生,李在厚,杨光哲;改良Nemerow水质指数法评价生活饮用水质量[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2期 |
18 |
张凤娥,马登军,吴泊人;应用霍顿水质指数法评价官厅水库水质[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9 |
P.W.波尔顿;J.O.喀瑞;D.J.特维特;W.T.威尔希;姚志麒;;用于改进水质分类的一种水质指数[J];环境污染治理译文集;1980年01期 |
|